中国科学院成功研发全固态 DUV 光源技术
本站 3 月 25 日消息,据国际光电工程学会(SPIE)消息,中国科学院(CAS)研究人员成功研发突破性的固态深紫外(DUV)激光,能发射 193 nm 的相干光(Coherent Light),该波长目前被用于半导体曝光技术。
论文介绍称,深紫外相干光,尤其是 193 nm 波长的光,已成为半导体光刻不可或缺的部分。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紧凑型固态纳秒脉冲激光系统,能够在 6 kHz 的重复频率下产生 193 nm 相干光。
将自制 Yb:YAG 晶体放大器中的 1030 nm 激光的一部分通过四次谐波产生,生成 258 nm 激光(1.2 W),其余部分用于泵浦一个光学参量放大器,产生 1553 nm 激光(700 mW)。这些光束在级联LiB3O5晶体中的频率混合产生平均功率为 70 mW、线宽小于 880 兆赫的 193 nm 激光。通过在频率混合前将螺旋相位板引入 1553 nm 光束,我们生成了一个携带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束。
本站从论文获悉,这是首次从固态激光中产生 193 nm 涡旋光束的演示。这种光束对于种子混合 ArF 准分子激光器非常有价值,并在晶圆加工和缺陷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。
本站附论文链接:
https://www.spiedigitallibrary.org/journals/advanced-photonics-nexus/volume-4/issue-02/026011/Compact-narrow-linewidth-solid-state-193-nm-pulsed-laser-source/10.1117/1.APN.4.2.026011.full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